从大漠边疆发展到欧洲市场:“羊肠小道”变脱贫通途

2020-11-18 11:17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4073

 一根细细的羊小肠不足30米长,在新疆和田却因为一条“变废为宝”的生产线,跨越山河和国界,一路通向欧洲市场。



蜿蜒的玉龙喀什河流经新疆和田市。位于河西岸北京和田工业园区的和田秋石昆仑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几十名工人正在车间里熟练地处理羊的纠结小肠。经过清洗、脱皮、浸泡后,绵羊小肠变成透明肠衣,长度约 25 米。




“别小看这个薄薄的外壳。它是许多西方食客的最爱。用来做香肠的时候味道很好。羊小肠套具有独特的韧性和弹性,是很好的医用缝合材料,也可以用来制作高档网球拍……”谈起羊小肠肠衣的使用,公司董事长刘昌黎犹如家宝。




作为北京援建的新疆产业扶贫项目,2015 年,刘昌黎以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为重点,将公司落户在距北京 4000 多公里的和田。当地人世代养羊、吃羊。羊的小肠尝起来很苦,经常被当作废物处理。然而,当地人对羊小肠的治疗并不陌生,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处理。




31 岁的女车间工人图尼莎·马蒂塞蒂来自和田地区玉田县,经朋友介绍在这里工作两年多。她一天能处理 100 多个小肠。”我家有 25 只羊。我从来没听说过羊的小肠还有用,真是太有用了。”


 


刘昌黎介绍说,去年公司加工羊小肠近 1000 万条,产值约 1.5 亿元,基本出口。其中约 2 / 3 出口到欧洲市场,约 1 / 3 销往日本。”国外市场对小羊肠的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这条肠衣生产线不仅让当地人对羊的小肠有了新的认识,也改变了很多村民的工作态度。在计件工资、多劳多得的激励下,工厂里的员工开始“攀比赶超”。


image.png


她原本是做家政农民的,她自豪地说,她来打工后,一个月挣了 5000 多元。”我通常不请假。交谈中,图尼萨耳朵上的金耳环闪闪发光。这是她去年花 3300 元给自己买的礼物。




刘昌黎说,目前,企业仅在收购加工羊肠过程中就雇佣了 270 多名当地劳动力。其中约 35% 的家庭曾经是贫困户。截至目前,该厂已使近千户贫困户脱贫。




由于收入稳定,图尼沙一家三口去年得以脱贫。她今年 7 月刚拿到驾照,打算今后买车。”能稳扎稳打地赚钱真好!”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新华热线"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